國新辦就杭州亞運會亞08靠設計視覺殘運會籌辦情況舉行發布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ac951a910e57.84973740.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23年6月14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杭州亞組委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周進強,杭州亞殘組委副主席、中國殘聯副理事長趙素京,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巖益,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副主席兼秘書長、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姚高員,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執行秘書長、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衛強介紹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籌辦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第十九屆亞運會、第四屆亞殘運會將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杭州亞組委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周進強先生;杭州亞殘組委副主席、中國殘聯副理事長趙素京女士;浙江省副省長李巖益先生;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副主席兼秘書長、杭州市市長姚高員先生;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執行秘書長、杭州市副市長陳衛強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籌辦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下面,我們首先請周進強先生作介紹。

2023-06-14 10:02:38

杭州亞組委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周進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杭州亞運會將于9月23日開幕,這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舉國關注、舉世矚目。

2015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對杭州寄予殷切期望,“相信杭州有能力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8年來,杭州亞組委全面貫徹落實“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各階段、各環節工作穩步推進。明天將是杭州亞運會開幕倒計時100天,各項籌辦工作已全面進入沖刺階段,各單位緊鑼密鼓,各環節漸至佳境,整體上平穩有序。我重點介紹四方面情況。

一是亞洲各國報名踴躍,顯示強大吸引力

目前,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全部報名參賽,其中有很多派出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體育代表團。可以看到,亞洲各國、各地區體育健兒對杭州亞運會充滿期待,熱切期盼來到中國、來到浙江,共襄盛舉。這充分說明,杭州亞運會是亞洲體育團結合作的重要平臺,這也顯示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驕人成績和強大吸引力。體育鋪路架橋,文明交流互鑒,相信這也將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二是亞運場館準備就緒,工程驗收與惠民利民并行

亞運會比賽將在杭州以及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6個賽區舉辦。目前,56個比賽場館全部完成賽事功能驗收,具備賽事運行功能。杭州亞組委將賽事籌辦與服務民眾充分結合,亞運會因疫情延期后,亞運場館全部惠民開放,截至目前,已接待市民健身超過800萬人次。亞運會后,各比賽場館將繼續堅持惠民開放,并定期組織體育賽事、文化演出等活動,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

三是建成賽時運行體系,全要素測試全面覆蓋

按照“統一指揮、條塊結合、反應快速”的賽時運行要求,亞組委構建了以56個競賽場館團隊全息投影為基礎、17個專項團隊為支撐、城市運行為保障的賽時指揮調度體系,確保賽事指揮調度和應急保障能力達到要求。目前已舉辦了42場測試賽,下一階段還將舉辦13場測試賽,對賽事組織運行、軟硬件運行進行全壓力測試,充分做好準備。

四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全力出戰

目前,國家體育總局正開展中國體育代表團組團工作,屆時將有900多名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運動員參賽,與亞洲各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同場競技。杭州亞運會是中國體育健兒的主場,也是備戰巴黎奧運會的階段性檢驗,他們將全力爭創佳績,展現良好風貌,奪取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請媒體朋友們繼續關心支持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幫助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舉辦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亞運盛會。謝謝大家!

2023-06-14 10:06:17

壽小麗:

下面請趙素京女士作介紹。

2023-06-14 10:07:20

杭州亞殘組委副主席、中國殘聯副理事長 趙素京: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中國運動員參加杭州亞殘運會的參賽準備情況。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殘疾人事業格外關心、格外關注。中國殘聯作為殘疾人體育工作的主管部門,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和體育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廣泛開展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活動,全力備戰杭州亞殘運會。

本屆杭州亞殘運會我們的參賽目標是:代表團規模與東道國地位相適應,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取得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確保實現辦賽精彩、參賽出彩的目標。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備戰集訓和參加各項國際賽事,為組建殘疾人國家隊做好準備。今年以來,我們共組織了田徑、游泳等17支隊伍600余人分別在北京、上海、福建、江蘇、山西、廣東、河北等省市開展集訓。截止到5月底,我們共派出了16個出訪團組參加國際賽事,共獲得128枚金牌、115枚銀牌、95枚銅牌。杭州亞殘運會國家集訓隊將于今年7月在北京、浙江等訓練基地展開集訓,代表團擬于10月成立。

目前,杭州亞殘運會備賽工作進入到壓線沖刺階段,下一階段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獲得更多參賽名額。我們要通過參加國際賽事,獲取積分,獲得國際分級,爭取更多的參賽名額。

第二是要抓好重點項目備戰工作。比如田徑、游泳、乒乓球、輪椅擊劍、舉重、羽毛球、自行車、盲人柔道,這些項目都是我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的重點奪金項目,我們將在工作力量、經費保障、賽事安排、器材裝備等方面對重點項目予以傾斜。

第三是全力做好國家隊服務和保障工作。根據殘疾人運動員都是業余選手這樣一個特殊情況,我們將統籌殘聯系統資源,全力協調做好國家集訓隊人員的保障工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幫助他們全力備戰。

第四是抓作風建設展現精神。我們將加強殘疾人國家隊的政治思想工作,發揚北京冬奧精神,通過參賽展現新時代中國殘疾人的精神風貌,展示我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成就。謝謝大家!

2023-06-14 10:13:31

壽小麗:

下面請李巖益先生作介紹。

2023-06-14 10:13:57

浙江省副省長 李巖益: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習近平總書記對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高度重視,寄予厚望,指出“相信杭州有能力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亞運工作領導小組直接指揮下,浙江舉全省之力,積極開展籌備工作,目前各項包裝設計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一是構建協同高效的指揮體系。成立杭州亞運會賽事總指揮部和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5個協辦城市分指揮部,與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殘聯等有關部委和亞奧理事會、亞殘奧委會緊密合作,推動各項任務高效落實。

二是打造品質一流的競賽環境。56個競賽場館、31個訓練場館和攤位設計亞運村等設施均準備就緒,已開展42次全要素、全流程、滿負荷測試演練。同時,我們全省域開展迎亞運“城市品質、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動。

三是強化專業細致的服務保障。構建起覆蓋禮賓、抵離、交通、食宿、醫療等各環節全周期的賽時服務保障體系,打造全國首個數字觀賽服務平臺,為亞運觀眾提供購票、出行、觀賽、旅游等“一站式”線上服務。我們招募培訓5萬名賽會志愿者、142萬名城市志愿者,努力讓各位來賓在浙江大地感受到家一般的舒適溫馨。

四是營造濃厚熱烈的亞運VR虛擬實境氛圍。舉辦“亞運走十城”“迎亞運趣味跑”“亞運夢想 圓夢行動”等系列活動,開創國內綜合性體育賽事場館賽前向社會開放先例,營造全民亞運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明天是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我們將在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舉道具製作行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還將在倒計時100天主題活動上發布亞運獎牌、亞運歌曲。我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千鈞重托,只爭朝夕,全力沖刺,7月完成所有測試賽,8月完成綜合演練,9月完成所有相關工作,迎接各方來賓。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國家部委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一定能夠圓滿完成各項籌辦任務,為世界奉獻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我們歡迎廣大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參與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謝謝大家!

2023-06-14 10:18:21

全息投影壽小麗:

下面我們請姚高員先生作介紹。

2023-06-14 10:18:39

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副主席兼秘書長、杭州市市長 姚高員: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100天之后,第十九屆亞運會將在杭州隆重開幕,這是繼北京、廣州之后,中國城市第三次舉辦亞運會。自成功申辦以來,杭州以及5個協辦城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相信杭州有能力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的千鈞重托,全面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做好各項亞運的籌辦工作。

一是全域提升喜迎亞運。亞運場館建設堅持“能改不建”的原則,56個競賽場館當中只有12個場館是新建場館,其他的都是改建或者臨建,31個訓練場館全部為改造場館,目前已經全部完成賽事功能驗收和無障礙驗收。杭州516公里的軌道交通網已經建成,480公里的快速路已經成網,我們匠心提質39個入城口、215條亞運通勤道路,全面扮靚城市各個角落,以“人間天堂”的獨特韻味喜迎八方來客。

二是全程智能籌辦亞運。迭代升級數字化辦賽平臺“亞運在線”,打造一站式數字觀賽服務平臺——“智能亞運一站通”,推出亞運史上首個數字火炬手,上線亞運Pass,落地自動駕駛、智能公交等應用,以數字化手段提升籌辦工作效率和服務保障效能,充分展現“數字中國”建設成果。

三是全面協同保障亞運。設置“1+4”抵離口岸,確定85家官方接待飯店。實行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一體規劃、一體建設”,完成亞殘運村727套無障礙客房和15大類無障礙設施的升級改造,將以最優環境、最佳狀態迎接亞洲各國、各地區的“村民”入住。目前,主協辦城市場館運行團隊已經全部到位,實行“一館一方案”,強化全要素實戰演練,努力提供細致、周到、專業、貼心的服務。

四是全民參與共享亞運。踐行“全民亞運 共建共享”辦會初衷,開創賽事場館賽前向公眾開放先例,累計接待健身人次達800多萬。開展迎亞運“城市品質、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記者會升行動,舉辦“亞運四進”活動1萬多場次,繡好“美麗家園”“杭韻街巷”“暢行交通”“花滿杭城”4條風景線。全市13萬個無障礙點位完成提升改造,297座地鐵出入口、28座人行天橋及地道、1573座城市公廁等無障礙點位實現可搜索、可導航,并提供24小時免費手語“數字人”服務。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誠摯邀請世界各地朋友,共聚“詩畫江南、活力浙江”,享受精彩比賽,踏尋宋韻文化,留下難忘記憶。杭州等你來,謝謝大家!

2023-06-14 10:22:57

壽小麗:

謝謝各位發布人的介紹。下面歡迎記者朋友們開始提問,提問前還是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大家開始提問。

2023-06-14 10:23:31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記者模型:

請問周進強副局長,亞運會項目設計還有很多特點和特色,跟亞運會相比,包括這次杭州我們作為東道主在設計上做了哪些考量,有哪些亮點?謝謝。

2023-06-14 10:24:08

周進強:

謝謝你的提問。按照亞奧理事會的要求,我們也和亞洲各單項體育聯合會進行了共同協商,考慮到浙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特點,我們這屆亞運會確定了40個大項、61個分項,一共483個小項的項目設置。這些項目包括了絕大部分的奧運會廣告設計項目,像田徑、游泳這些奧運大項等,同時還有一些武術、藤球、板球、克柔術、柔術等代表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體育文化的特色項目,還有滑板、攀巖、電子競技等青少年喜愛的新興項目,既體現了奧林匹克元素,又為亞洲各國和地區提供了展示自身體育文化特色的機會,充分彰顯亞洲體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謝謝!

2023-06-14 10:24:25

人民網記者:

請問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籌備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同時我們也知道今年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轉換時間不長,怎樣保證運行前的順利銜接?謝謝。

2023-06-14 10:34:20

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執行秘書長、杭州市副市長 陳衛強:

好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確,籌辦一屆重大的體育運動大會,困難比較多,難度比較大。本屆亞運會大家預期都非常高展覽策劃,比賽規模也是最大的一次,所以很多項目在落地過程當中的確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馬術項目,不僅開幕活動要造好場館,我們還要打造無疫區,還要開辟生物的安全通道,同時要經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認證和歐盟的認證,所以一系列情況都非常復雜。這是場館的準備方面。

另外,實事求是說,我們也缺乏辦賽的經驗,杭州沒有承辦過大型的賽事,這方面的人才也比較稀缺。再加上疫情的困擾,三年疫情對我們整個場館的建設包括驗收,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開始的時候,因為亞奧理事會選定的72名技術官員都是外籍人士,他們進不來,所以體育的工藝、技術的標準資質定不下來,后來通過視頻連線解決以后,實地驗收又遇到了困難,他們也是進不來,這些方面都帶來了一些困惑。另外,延期以后,也遇到了一些風險,包括我們一些合同。整個亞運會籌辦過程當中大概簽了3200份合同,需要補充簽的有888份,今年4月份以前,我們全部補簽完畢,沒有留下“后遺癥”。所以,針對這些困難,首先我們是主動學習,對標對表北京冬奧會,我們亞組委派了好幾波人到北京冬奧會觀摩學習,長達半年。同時,武漢的軍運會和其他地方辦的賽事,我們都認真借鑒。同時我們積極化解風險,主要是延期舉辦帶來的風險、合同的風險,前面已經講過了。在人才引進方面,我們也得益于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殘聯的大力支持,在全國范圍內幫我們選派人才,包括香港的馬會也派人幫助我們馬術項目的舉辦。同時我們聘請了許多專業人士作為專家顧問,彌補我們的短板。

再一個,我們通過測試演練來查找漏洞,鍛煉我們的團隊,進行壓力測試。現在我們測試賽已經舉辦了40多場,去年大概20多場,今年以來也有20多場,在測試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查找問題、解決問題。

剛才講到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轉換,的確也是對我們的考驗,我們認為,兩個亞運要同樣精彩,所以我們是一支隊伍兩塊牌子,也就是說亞組委和亞殘組委是一撥人。第一,在理念方面,是不存在轉換,我們只是認為是比賽的兩個階段,思想上我們認為是一致的。

第二,對亞殘的一些硬件設施,我們提前謀劃,比如無障礙通道建設、亞殘運會運動員住地。因為這次亞殘運會大概有3900名運動員,1100個是坐著輪椅來的,對他的住地要求改造,電梯要加大、衛生間要加大,這些改造我們都事先已經做好,不存在轉換,來了就可以用。

第三,我們在謀劃過程中,盡可能跟亞運會打通。比如,場館的信息系統是一致的,亞運會的信息系統同樣在亞殘運會的時候可以用;場館的色彩系統是一致的,在景觀布置的時候,不需要做大的調整,只要把會徽、口號改掉就可以了,這樣縮短了轉換時間。我們把方案做得比較詳細,加上嚴謹的演練,在半個月的轉換期里,能夠快速地切換到亞殘的場景。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

2023-06-14 10:34:31

新華社記者:

請問趙素京副主席,今年我們將迎來杭州亞殘運會,明年還會有巴黎殘奧會,請問中國殘聯準備如何做好這兩項運動會的備戰工作?謝謝。

2023-06-14 10:38:47

趙素京:

謝謝你的提問。其實,你問的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中國殘聯在備戰的過程中重點考慮和安排的一個問題。杭州亞殘運會22個大項中,19個項沈浸式體驗目都是巴黎殘奧會的資格賽,所以經典大圖我們在整個備戰過程中,是把兩個運動會同步來做籌備的。首先,中國殘聯成立了備戰杭州亞殘運會和備戰巴黎殘奧會兩個運動會的領導小組,統籌亞殘運會和巴黎殘奧會的備賽工作。其次,我們在組織訓練和參加國際賽事的過程中,也是統籌考慮兩個運動會。比如說,有些國際賽事是具有兩個運動會的積分資格,這樣就列入我們優先考慮的范圍。同時,在我們集訓的過程當中,也會把兩個運動會共同的項目同步集訓。第三,我們在杭州亞殘運會的參賽和備賽過程中,進一步選拔人才,選拔優秀運動員,積極準備參加明年的巴黎殘奧會。我們相信,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不僅要在杭州亞殘運會上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同時也要在2024年巴黎攤位設計殘奧會上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謝謝!

2023-06-14 10:39:17

浙江日報記者:

據了解,目前杭州“亞運號”地鐵定制專列已經成功開通,能否介紹一下它的特色和亮點,以及為了滿足賽事需求,在另外5個協辦城市,在交通建設方面會有哪些新的亮點和舉措?

2023-06-14 10:39:39

李巖益:

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關于地鐵“亞運號”。本屆亞運會是第19屆亞運會,我人形立牌們亞運村有一條FRP街命名為“拾玖街”,我們杭州地鐵今年5月16日開通的一條新線叫19號線,在這個19號線上,運行著剛剛您提問的“亞運號”地鐵列車。“亞運號”有三個特點:

一是為亞運會量身定制。這列車的車頭懸掛著亞運會會徽,車身以及座椅扶手都采用了亞運會主形象色“虹韻紫”,車身內外繪制亞運會口號、愿景、會徽等核心元素。可以說,“亞運號”是流動的亞運風景線。

二是“亞運號”所在地鐵19號線貫穿杭州蕭山機場、杭州火車東站和杭州火車西站,這三站是我們杭州三大交通樞紐。這條線是我們杭州地鐵骨干核心的線路。在亞運期間,“亞運號”專列將成為迎接海內外賓客最高頻的運輸線。

三是乘坐“亞運號”地鐵換乘其他線路可以便捷到達杭州電競中心、黃龍體育中心等22個亞運場館,實現一次換乘、場館直達。在亞運期間,杭州市將在場館沿線地鐵設置一些小語種的翻譯服務,包括坐地鐵的導航等。

關于你提到的城市交通問題,我們浙江秉持“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理念,以杭州亞運會舉辦為契機,推動全省交通高質量發展,特別是主辦城市杭州和5個協辦城市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1+5”主協辦城市迎玖陽視覺來了交通發展的重大機遇。從高速公路來看,滬杭甬高速抬升工程、寧波沈海高速改建工程、溫州甌江特大橋改建工程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杭州地鐵三期全面建成,總運營里程達到516公里,跟籌辦亞運會之前是增加了10倍,總里程數躍居全國第6位。杭湖鐵路、杭紹臺鐵路建成投運,特別是復興號智能高速動車組亞運專列將投入使用,下一步會高效串聯起杭州與5個協辦城市。所以,交通建設在更好服務保障亞運的同時,也將有力促進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謝謝!

2023-06-14 10:43:54

紅星新聞記者:

據了解,浙江正在著力建設“數字浙江”,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優勢,杭州亞運會將全面突出“智能亞運”特色,首個一站式數字觀賽服務平臺“智能亞運一站通”已于2021年正式上線,能否詳細介紹一下該平臺將如何提供服務,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觀賽體驗?謝謝。

2023-06-14 10:47:34

姚高員: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這次亞運開放辦賽之后,有很多觀眾關心這個問題,就是怎么樣通過數字化來解決觀賽體驗問題。大家都知道,在20年之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就前瞻性地作出了建設“數字浙江”這樣一個重大的戰略部署,經過多年的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浙江的一號發展工程,數字化改革已經成為浙江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改革,數字賦能百行百業,正在釋放巨大的紅利。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亞運籌辦過程中,提出了一個理念,怎么樣數字賦能亞運,打造“智能亞運”這樣一個特色亮點。其中,剛剛這位記者提到的“智能亞運一站通”,其實是我們數字賦能亞運當中的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在國際綜合性運動會當中,像這樣的“一站式數字化觀賽服務平臺”,應該說是第一個。這個平臺2021年就已經上線,上線以來的訪問量已經超過了33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了5000萬。里面有很多功能,我想簡單地、比較形象地說幾個。

一是提供“觀賽服務通”。通過“一站通”,可以提供亞運會期間每天賽事日程,可以精準到每小時,可以提供給大家每日的文化信息,因為我們在亞運期間還有很多參展文化活動,賽事的購票信息,還有一系列相關的配套服務。賽事一體化,通過人工智能提供服務,打造個性化的觀賽體驗,這是觀賽“服務通”。

二是“出行通”。你要去某個場館,怎么樣更奇藝果影像方便、更快捷、更短時間到,我們有“出行通”,利用人工智能以亞運場館作為主要目的地,智能形成規劃,包括公交、地鐵、單車各種出行形式,通過這樣的“一站通”,給你智能配置,讓你最短時間、最方便地到達你想去的啟動儀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